来自北欧的坦克、Volvo 的安全神话是如何成就的?

来自北欧的坦克、Volvo 的安全神话是如何成就的?

来自北欧的坦克、Volvo 的安全神话是如何成就的?

Volvo以其卓越的安全性能和创新技术,被誉为“来自北欧的坦克”。这一美誉源于Volvo在汽车安全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多项开创性发明。以下将详细探讨Volvo如何通过一系列安全创新,奠定其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安全标杆地位。​

来自北欧的坦克、Volvo 的安全神话是如何成就的?

1959年,Volvo工程师尼尔斯·博林(Nils Bohlin)发明了现代三点式安全带。这一设计通过固定乘员的上半身和下半身,大幅降低了碰撞时的伤害风险。Volvo选择将这一专利公开,允许其他汽车制造商免费使用,体现了其对全人类交通安全的责任感。据估计,这一创新已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超过一百万人的生命。

Volvo在儿童乘员安全方面同样走在前列。1972年,Volvo推出了首个后向式儿童座椅,利用分散冲击力的原理,保护儿童在碰撞中的安全。随后在1978年,Volvo开发了儿童增高坐垫,使年长儿童能够安全地使用安全带。1990年,Volvo进一步推出了内置式儿童增高坐垫,将安全与便利性完美结合。

来自北欧的坦克、Volvo 的安全神话是如何成就的?

1991年,Volvo引入了侧面碰撞保护系统(SIPS),通过强化车身结构和能量吸收材料,提高车辆在侧面碰撞中的防护能力。1994年,Volvo在此基础上,率先推出了侧气囊,为乘员提供额外的保护层。

1998年,Volvo开发了头部保护气囊(Inflatable Curtain,简称IC),在侧面碰撞时为乘员的头部提供保护。同年,Volvo推出了颈部保护系统(Whiplash Protection System,简称WHIPS),在后端碰撞时减少乘员颈部受伤的风险。

2003年,Volvo推出了盲点信息系统(BLIS),通过摄像头监测车辆盲区,提醒驾驶员注意盲点内的车辆,提高变道时的安全性。2008年,Volvo引入了城市安全系统(City Safety),在低速行驶时自动检测前方障碍物,并在必要时自动刹车,减少低速碰撞的风险。

2010年,Volvo发布了带全力自动刹车的行人检测系统(Pedestrian Detection with Full Auto Brake),该系统能够检测到车辆前方的行人,并在驾驶员未能及时反应时自动施加最大制动力,减少或避免与行人的碰撞。

Volvo的联合创始人古斯塔夫·拉尔森(Gustaf Larson)曾表示:“汽车是由人来驾驶的。因此,一切工作的指导原则必须是——并且始终是——安全。”这一理念深深植根于Volvo的企业文化中,指导着公司的每一次创新和决策。

Volvo设定了到2020年实现“零碰撞”的目标,即在新款Volvo汽车中,乘员不应因交通事故而丧生或严重受伤。为此,Volvo不断研发和应用先进的主动安全技术,如自动驾驶辅助系统、车道保持辅助和交叉路口自动刹车等,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。

图片翻摄:Netcarshow

Tags: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*